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主题为“全面行动、全力投入、全民参与终结结核”。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数据,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。结核病的分布虽具有年龄差异,但老年人、青年人、儿童均为防控的重点人群。为提升师生健康素养,后勤保障处倡议全体师生:科学认识结核病,筑牢校园健康防线!
一、结核病科普:你需要知道的真相
(一)什么是结核病?
结核病又叫“痨病”,由结核杆菌引起,主要侵害人体肺部,发生肺结核。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,治疗不彻底,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,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(二)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
1.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空气传播,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核被他人吸入即可感染。
2.易感人群:免疫力低下者(如长期熬夜、营养不良)、艾滋病毒感染者、糖尿病病人、尘肺病人、密切接触者、居住环境拥挤不通风的人群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,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。
(三)典型症状与潜伏期
1.主要症状:持续咳嗽、咳痰超过2周,还会伴有痰中带血、低烧、夜间出汗、午后发热、胸痛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出现以上症状,请佩戴好口罩尽快前往医院就医。
2.潜伏期:患上肺结核后,潜伏期的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一些急性发作性肺结核病人,潜伏期通常较短,约1个月左右;如果是慢性发作性结核病,则潜伏期为2-3个月,同时,也存在少部分患者会终身不发病。
二、校园防治指南:科学行动,守护健康
(一)个人防护“三要三不要”
1.三要:咳嗽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,纸巾丢入封闭垃圾桶;宿舍、教室每日开窗通风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;保持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适度运动,增强免疫力。
2.三不要:不随地吐痰,避免病菌传播;不隐瞒病情,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;不歧视患者,结核病可防可治,应给予关怀与支持。
(二)校园防控措施
1.食堂、图书馆、教室等校内公共场所将不定期开展消杀工作,并确保空气流通;
2.校医务室提供免费咨询与健康指导(电话:15327150097)。
三、文明校园,从健康行动开始
值此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我们呼吁:
1.做健康知识的传播者: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,通过班级群、社团活动等向身边人科普。
2.做文明行动的践行者:从戴口罩、勤通风做起,用细节阻断疾病传播链。
3.做互助关爱的倡导者:对结核病患者多一份理解,少一份偏见,营造温暖校园氛围。
防治结核,刻不容缓;文明校园,健康为先!让我们携手行动,为终结结核病流行、建设绿色健康校园贡献力量!
后勤保障处
2025年3月2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