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,后勤保障处以“节水武院,你我同行”为主题,打造节水宣传月系列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。这场融合科技互动、实践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校园盛会,吸引全校5000余名师生参与,通过十大创新板块构建起“知水-节水-护水”的完整教育闭环。校长李忠云、副校长周承早、校长助理胡达丰出席线下活动。

一、线上倡议掀起节水热浪
3月18日,后勤公众号首发节水宣传月系列海报,揭开活动序幕;3月19日推出专题推文,详解“水科学实验站”、“节水宿舍评比”等各项活动的参与方式及规则;3月20日,《节水节电倡议书》同步登陆校官网及后勤宣传平台,号召师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,建设节约型文明校园。

二、线下市集玩转节水黑科技
1.“水科学实验站”
师生们亲手操作微型污水处理装置,通过石英砂、瓷沙和活性炭等试剂的物理吸附作用,钾明矾和小苏打的化学沉淀法进行简单的污水净化实验。除污水处理外,饮用水pH值检测也备受师生欢迎,更有同学拿自己喝的可乐到现场测定pH值,参与实验的夏同学直呼:“好像回到了中学时代,老师带我们做实验一般,真真‘爷青回’!”







2.“1升水极限挑战”
通过模拟日常洗漱、清洁场景,让师生切身感受“精打细算”的节水智慧。


3.“节水知识闯关”
预设海量节水知识运题库,涵盖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》、水资源保护、节水技巧等方面,让师生们以扫码问答的方式,学习节水相关知识,答题90分以上,还可以领取定制的节水主题扇子,传播“可带走”的节水文化。



4.“智能节水黑科技”
我校饮用水公司携智能净水设备亮相,工程师现场讲解净水技术原理,通过可视化污水净化系统,现场演示从浊水到直饮水的净化全流程,并对净化前后的水质进行仪器检测,通过全流程透明化演示与科学验证,直观展现校内饮水机的安全性与专业性。


5.“节约签名墙”
为强化活动仪式感,现场特设签名墙,师生纷纷在节水节电倡议书上签名,许下绿色承诺。



6.“节水观影区”
电视里循环播放生动的科普短片,以影像形式传递节水紧迫性,引发观看者深思。

7.“集赞打卡任务”
节水新风尚从校园延伸至社交平台,活动现场变身“集赞打卡地”。师生们自发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,以图文形式分享实验挑战、科技展示等精彩瞬间,并写上“节水武院,你我同行”标语,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效应。据统计,活动相关话题通过师生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扩散,单日总阅读量超一万人次,助推节水理念辐射至更广社会层面。

三、深度实践赋能节水行动
1.“参观节水科技馆”
3月26日,后勤保障处联合校团委组织我校30名青马班学子走进市节水科技馆开展实地研学。佩戴统一节水蓝帽的学生队伍走进展馆,讲解员通过节水灌溉模型、节水家居模拟器、水系再造沙盘、管道漫游等互动装置,生动解析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科技前沿成果。返程途中,“小蓝帽”们涌动着思维火花,将展厅见闻与校园生活联结,探讨校园节水举措,张同学感慨:“触控屏上跳动的节水数据让我真切体会到‘点滴皆珍贵’的含义。”




2.“节水宿舍评比”
3月10日,“节水之星”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正式拉开序幕,开启长达两个月的节水数据追踪,通过后台数据统计,最终将评选出12间节水标杆宿舍,本次活动共有304间宿舍报名参加,鼓励学生们在宿舍开展节水实践,在校内形成良好节水氛围。

3.“节水节电主题班会”
后勤保障处联合校团委发起节水节电主题班会专项行动,八院一部联动响应,通过专题学习研讨、节能妙招分享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。其中信息工程学院,马克思主义学院、通识教育课部和金融与经济学院相继发布节约倡议书,形成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。据统计,已有47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,累计覆盖师生超2000人次。

会计学院组织节水节电主题班会现场

信息工程学院组织节水节电主题班会现场
后勤保障处副处长陈斌表示,此次系列活动是学校践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举措,也是面向社会传递节水理念的窗口。“我们以世界水日为契机,创新打造‘可参与、可带走、可传播’的节约文化矩阵,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,通过‘小手拉大手’的方式,鼓励师生将节水习惯带回家、带入社区,形成辐射效应,为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、守护地球水资源贡献力量。”未来,我校将持续开展绿色主题活动,深化可持续发展教育,将环保理念融入育人实践,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校园环境。